29 November 2010

《social network》

看了《social network》。

我對這類關於如何成功自傳式的故事都很有興趣,特別是主人公是一個跟我同一個年齡層的人。每次我看完這類故事都會幻想,當他在奮鬥到開始成功的時候,同時間我在幹什麼?當他正式運行facebook的時候,我應該在無憂無慮的打籃球。Lebron James 24歲的時候年薪幾千萬,曾經差一點,差一點就是世界冠軍;我24歲不過是一個畢業沒多久,不知道想幹嘛的雙失青年。很灰暗嗎?當我還在慢慢考慮我的人生到底想幹嘛,十一歲的「殺魚弟」早就棄學投身社會幫手劏魚了。你永遠不會是最可憐的人,特別是當你仍然有能力讀到這些文字。永遠有人比你更慘更可憐,而通常最慘的人連個抱怨的管道都沒有。

說遠了。這部片說的是一個天才的故事。關於天才,前陣子跟朋友有過討論,我說,人生其中一件最可悲的事是在你擅長的領域裡,有一個你無論如何都嬴不了的天才。我認為,這是人生其中一個最大的無奈。天才是上帝對凡人開的最大的玩笑。有些人可以輕易接受這種先天的不平等,又拋出看透世事的那套大道理:「係咁架啦」,有些人不可以。好在,雖然說學校是社會的縮影,社會卻不是學校的放大版。我們的社會大部分成就不是可以隨便打個分數來定高低的。嬴的意義也有很多種,或者更多的時候根本不存在輸嬴。「求學不是求分數」,早在這句口號出現之前,很多學生已經懂得這個觀念,但是社會從來沒有進步。很多時候,你要嬴的不是坐你旁邊的那位同學,也不是你自己,你要戰勝的是這個制度。

一直說天才天才,天才到底是什麼?有才能的人我認識不少,可是要歸類為是天才的卻說不上。因為我總能夠看到他們沒什麼才能的一面。不是我的特殊能力,雞蛋裡挑骨頭是我們身為人的天賦才能。沒有人是完美的,可是天才確實存在。天才也不是完美,天才只是願意花全部的時間,所有的努力去專注在自己才能上的人。最努力的凡人。

最後,《social network》到底是怎麼的一部電影呢?

去看就知道了嘛。

22 November 2010

初雪

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

在這個地方生活了好幾年,早就習慣了雪。只是習慣了不等於接受,接受了不等於愛。我連下雨天都討厭死了,更何況下雪。不過,我心目中倒覺得下雪還是比下雨要討喜一點。下雨天總令人昏昏沈沈,精神不振;至少每次下雪的日子我都倒頭大睡,下雪天的被窩特別暖,沒有什麼比這個治失眠更有效了。

而且,這又不是一個一下雪就停班停課的城市。對比下,西雅圖可算得上「弱不禁風」,一點點雪就停課,再多一點雪連機場都停了。當然啦,所謂「一點點」就得看你來自丹佛還是邁阿密了。這裡呢?哪怕風雪將高速公路都埋了你還是得踩著雪花上班去。以前在香港,夏天最愛颱風天,單單打風不夠,還要打得夠強,不到八號十號風球還是得頂著風雨上學去。生活在這裡我倒不抱類似的奢望,因為本來就不可能發生,要是有天奇蹟真的來了,我倒怕是「明日之後」。人發夢沒關係,可是一整天做著不可能的夢,只會令醒來的時候更難過。

不喜歡歸不喜歡,有些日子還是下著雪比較完美,好比聖誕節。十二月本來就應該冷,至少溫室效應還沒波及這裡,反正既然冷,不如乾脆來一個白色的聖誕節。聖誕樹上除了吊飾、星星、聖誕襪及堅果,還應該有積雪。聖誕樹之所以為樹,除了它不應該是塑膠、鐵枝組合而成之外,每層樹枝上頭應該有點點的積雪,提醒人它不只是一棵因為節日而生產的裝飾品而已。而且,美國人的聖誕節很溫暖,一點點的雪也不礙事。他們的聖誕節是一家團聚的大日子,圍在火爐邊,一家人吵吵鬧鬧,喝著只有聖誕節才供應的蛋酒飲料,外頭下再大的風雪都沒有關係,沒有比熱熱鬧鬧的家更溫暖的地方了。

火爐旁落地窗外的雪很聖誕,甚至明信片上的雪都很美很浪漫,實實在在的雪卻不一定是同一回事。親眼見過,連綿不斷的雪反而給城市添上一份滄涼。天是白的,地是白的,連建築物都是白的,雪一直在飄,大家都想辦法留在溫暖的地方,沒有人願意走在路上,城市死氣沈沈。馬路上的積雪被經過的車子反覆踐踏而變成黑的,污穢沾在煞白的雪上格外噁心。迫不得已走在路上,雙腳踏雪格外小心,雪不可怕,怕是怕藏在積雪底下結成的冰,一不留神就落得屁股著地的下場。女士們更可憐,高跟還是不高跟呢?愛美還是愛命呢?所以難怪雪靴大受歡迎。感謝老媽將我生成男孩子,我們有Red Wings工人鞋、Diemme登山鞋甚至更多的選擇。

遠遠的欣賞很吸引,甚至在想像中也很美好,身處其中卻發現很糟糕,想抽身時已經身陷其境。

對了,我說的是雪,不是愛情。

20 November 2010

借火

看到她拿著打火機跟煙走向酒吧門口,他馬上拿起外套也跟著出去。他已經等了快一個小時了,不,應該說他已經等了一個星期,自從上星期他第一次在這裡見到她,他就知道他找到了。

「借一下火,可以嗎?」

這招他已經用過無數次,配合一個靦腆的笑容,萬試萬靈。

「妳長的好像我的一個朋友。」

「那麼老的招,還在用?」

他笑了,又一個略帶靦腆的笑。他知道他的笑容是他最大的武器,所以他從來都不吝嗇。

17 November 2010

全世界結婚

對上一次打開電腦沒有看到關於結婚的新聞、喜訊、部落格,我都忘記是什麼時候了。

是不是世界末日真的要來了?所以全世界都趕著末日來臨之前完婚。還是幸福是有傳染性的?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爭著做最幸福的新人。

是否真的有人會因為朋友結婚而忍不住也私訂終生我不知道,不過我猜幸福大概真的會傳播吧,至少連不關事的人如我看到別人的婚紗照一樣感覺到幸福。

婚姻到底是什麼呢?我想了很久,答案大概因人而異吧。就好像不同的人在愛情中尋找不同東西,有的人想轟轟烈烈的愛一場,有的人希望被愛,有的人為性,反正有供就有求,姣婆也有脂粉客。而婚姻,不過是愛的一種昇華,或轉變吧。所以,聽到有人批評一些女人嫁豪門是為了當少奶奶,換一張豪門的入場卷的時候,我倒覺得不以為意。既然她都可以拿自己的幸福去換入場卷了,至少她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而我們大部人庸庸碌碌一世人都不知道想要什麼,又憑什麼去評頭品足呢?

而對我來說,婚姻很簡單,就是一個承諾。在愛情中我們都特別愛許諾言,尤其是男人。甜言蜜語說得容易,實際做到的有幾多,又有幾多到最後淪為鬧交時互數的把柄呢?甜言蜜語做不到,拍拍屁股就走人了,然後對下個又一式一樣的說一次;婚姻呢?個性不合就離婚,又是不是這麼容易呢?或者因為這個承諾真的太重,就連男人都不會隨隨便便說出口。

我曾經寫過:「浪漫是生日時訂你最愛的餐廳吃晚餐,回家時在蠟燭光圍繞的房間中給你看中很久的那條頸鍊。犠牲是在工作一整個禮拜睡眠不足終於等到週末還是早早起床陪你吃早餐,之後瘋狂血拚大減價。將以上的浪漫和犠牲加上一輩子的期限對著同一個人一直的做下去,叫做愛。」

婚姻,大概也是差不多的一回事吧。

15 November 2010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我懷疑,到底是這個世界一日一日變壞,抑或我對這個世界越來越了解?有些人喜歡說:「細細個的時候比較幸福比較簡單。」有可能,世界始終都是同一個樣,變的是我們,又或者只是我們將這個世界看得越來越清楚而已。

既然世界不是以此為標準,為什麼還要花差不多十年去灌輸所謂的道德標準給孩子們呢?難道是用心良苦,給他們一個對世界充滿憧憬的童年,然後讓他們自己一步步看清楚現實?道德已經過時,標準已經不適用,好爸爸被抓去坐牢,因為他想幫自己及所以的孩子伸張正義。如果超人真的存在,也許早就因為妨礙司法公正被關了。這是一個沒有超人的世界。

所以,蝙蝠俠應該是唯一能生存在這個世界的英雄吧。因為蝙蝠俠有錢,而在這個世界有錢就等於有權力有力量。只可惜,就正如超人會飛又不怕子彈只是一個幻想,一個像蝙蝠俠一樣有錢又充滿正義感又行俠仗義的人的存在只是另一個幻想。富有的人關心的是如何更富有,即使不惜勾結政府;而政府亦樂於與富商拍住上,因為他們明白有錢就是有權力的大道理。

最討厭聽到有人說:「係咁架啦,個世界就係咁架啦。」而說的都是二十出頭的年青人。二十出頭是不是已經對世界看通看透?可能世界真的很醜陋,只是知道不等於接受。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只是,什麼都沒嘗試就舉手投降,還因為覺得自己已經看透了世界而沾沾自喜的人更令人覺得悲涼。

有好一段時間我習慣性的除了體育及娛樂新聞外,不去看任何時事新聞。因為我怕,不是怕有更慘更災難性的新聞出現,我早就明白最恐怖最可憐的事總發生在現實中,而不是在電影電視。我怕的是那無力感。當看到更多的天災人禍,而我們其實什麼都做不了。天災我們避免不了,人禍我們也阻止不了。不公平不公義的事情每日都上演,看得越清楚,世界越討厭。雖然還是什麼都做不了,不過要我習慣,接受這一種是非不分,黑白巔倒的社會準則,門都沒有。

「殺人放心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其實之後還有一句,「個世界唔應該係咁,做人唔應該係咁。」